古名伸、鄭宗龍、黃翊新作 碎浪海岸、裂與浮動的房間 粉絲網路即時看
【本報台北訊】雲門舞集二「二○一○春鬥」首次運用微網誌噗浪與擴增實境(AR)技術,讓粉絲能即時觀賞雲門幕後製作過程,以及春鬥影片。
四月一日在台北登場的雲門舞集二「二○一○春鬥」,以「輸入三種時間、空間、人際態度」為主題,邀請古名伸、鄭宗龍、黃翊發表的舞作「碎浪海岸」、「裂」與「浮動的房間」。
雲門舞集二這次運用科技,啟動「雲二噗浪」,將幕後製作過程全都「噗」給網友看;並首開表演團體先例,運用AR技術,觀眾只要把DM上的鑰匙圖案對準網路攝影機,就能即時欣賞雲門二的春鬥影片。
被喻為台灣中生代最重要編舞家之一的古名伸表示,春鬥編舞新作「碎浪海岸」的靈感,源自一趟花東行。她從飛機上俯瞰海岸線,由遠而近,浪花交織出的畫面,讓她想起許多生命情景、人與人的互動等幸福、快樂、衝突、掙扎的人生片段,而發想出的舞蹈。
八歲開始學舞的鄭宗龍,曾歷經青春期逃家、脊椎骨裂傷,一度退出舞台去擺地攤;後來又在歐洲大放異彩。三十四歲的他想重新尋找生命出口,他表示,「裂」藉由運用身體元素或不同的樣貌,包括芭蕾舞、現代舞等拼貼,表達記憶中曾有過的深刻裂痕。
透過青少年時期的轉折、過去在情感上的失敗等,鄭宗龍希望透過「裂」改變自己或生命,讓自己從三十四歲開始,有不一樣的改變。
三名編舞家中最年輕的黃翊,年僅二十六歲,獻出新作「浮動的房間」,講述一個人獨處和兩個人共存於房間時的差異。他說,「浮動的房間」是件私密的作品,融入他的故事與生命歷程,將這些故事精簡後,再轉換成純粹、直接的舞蹈形式。他認為,愈是私密的創作,愈能深入人心和觀眾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