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萬事皆學習,從兒時學著如何用雙腳走路開始,學習這兩個字,就已經如影隨形纏上自己一輩子了。

人因學習有了知識;人也因學習而有了偉大,古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而現代人也提倡:「終生學習」。從古至今不停地改朝換代,唯一不受影響的,則是那←古不變的學習之道,學習因為有了人而豐富;人因為學習而有了能力;人也因為有了能力,而得到了生存的價值,這種現實的循環,彷彿已成為了人們永遠也掙脫不了的枷鎖。
星雲大師在《人間萬事‧學習》這篇暢述了人生學習方向及態度的重要,讓我對學習有了更多的醒悟,人不僅該學習知識與能力,更該去學習如何當一個人。
人的本性容易志得意滿,都喜歡討便宜,卻不能接受自己吃虧;人只懂得擁有,卻不懂得施捨;人都渴望富有,卻害怕貧窮;人總是被動多於主動,各項論點都透露出人的本性,也正是大師所強調的學習謙卑、學習貧窮、學習吃虧、學習施捨、學習主動,還有學習思惟。
人是有思想的萬物之靈,如何去分辨是非、如何三思而後行、如何決定什麼該學或什麼不該學,都是身為一個人最需要學習的。一個人若沒有了思惟,則跟野獸又有何差別!上述的每一件該學之事,也許看似一般常情之事,但也正因過於常情,而讓世人容易有所忽略,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人,但卻能把最基本的思想給建立起來,正確的思考與觀念構成後,對自己以後的學習之路與方向選擇,都相當有幫助。
其次就是學會謙卑,套用一段大師的比喻:「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就垂得愈低」,謙卑不僅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也襯托出了自己的涵養與深度,謙卑能讓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看待。如果能夠真正懂得思考與謙卑,儘管是在多艱難的情況下生存,都能夠漸漸的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擁有思惟和懂得適時謙虛之人,人生將會一生受用不盡。
從任何事情看去,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今天的我是位學生,十年甚至二十年後,人家問我職業是什麼,我的回答還會是「學生」,因為一生有學不盡的事物。很多人會問,為何要學習?因為唯有透過學習,才能讓自己擁有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我們從人生中學習如何去存活;從人、事、物中學習如何去當個人,這些都是永遠無止境的作業,一生的所學就是要應對任何場合。
很多事都是有學就有,但連學都沒學,就是怨天尤人事事抱怨。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即使是放棄學習之人,也要學會如何去放棄。我的所學告訴我,何時該懂得進退、何時該懂得去孝順、如何及時行樂……我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這也是人最抗拒學習的原因之一,但我的老師卻時常告訴我們要「戰勝惰性」,也許只是短短的四個字,但這也是最能警惕我們勤於學習的四個字,若能將這四個字,牢牢的印記在我們內心,就會成為一種精神與態度的支柱,讓我們對於學習能夠屏氣凝神,使那些已經迷失方向的學生們能夠大徹大悟。
覺得星雲大師所強調的學習,是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學習的重要,會漸漸在自己的生活上顯現,學習背景夠深厚的人,總是能夠比那些學問淺薄的人更勝一籌,因為那些博學多聞的人,一生都在學習,他們不僅一路秉持著自己的態度,也無時無刻的戰勝了惰性,才造就了今天的他。努力的學習,充實的人生,依此作為相比,因為學習停滯,而換來了生活心靈困苦,這種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但卻很現實,這就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唯有學習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唯有學習能夠讓我們遠離困苦,不管是學著做人,或是學著去生存,都是學習,學習對人來說,比世間萬物都來得重要許多,不管是大師或是任何人,也都是經歷過無數的學習之路而來的,學習儘管艱苦;學習儘管無趣……但卻是人一生的結晶來源與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