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的國民收入分配成為本次「兩會」的重量級議題之一。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政協開幕上進行工作報告時宣示,政協高度重視收入差距過大引發的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今年將就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出對策。
除了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外,他也表示,將就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困難群眾的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對中國領導人而言,「調整收入分配」是今年重點工作。春節前後,中國多位領導人頻繁在公開場合表態,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重要性。
二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把「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首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強調,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中國當前的收入分配不均,主要表現在居民勞動收入在整體要素財富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近十幾年來,人民收入占國民總收入比重不斷下降,政府、企業比重卻不斷上升。
初次分配中(如取得薪資、獎金),人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一九九○年代的六成八,降至六成;政府和企業部門分別由一成六,上升到一成七到二成三。再次分配中(如繳稅、繳保險後),人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六成九跌至五成九。顯見,中國老百姓「相對在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