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琍‧羅蘭珊(Marie Laurencin 1883~1956)是一名私生女,一八八三年出生於法國巴黎,母親為人幫傭,獨自撫養羅蘭珊長大成人,生活異常清苦。
羅蘭珊在美術學校時就認識當時兩位立體派的巨匠──畢卡索和布拉克,羅蘭珊的繪畫多少有他們兩人的影子,採用塊面分割的手法,但增加了些許女性特具的纖細與溫柔,和畢卡索及布拉克的陽剛堅毅的男性畫風大異其趣。
透過畢卡索的中間穿引,羅蘭珊認識了著名詩人阿波里那爾,這是她第一個情人,但上帝並不給予他倆關愛的眼神,阿波里那爾的戶籍上也沒有父親的名字,而更令人惋惜的是,五年之後他們分手,這一痛擊始終揮落不去,羅蘭珊之後雖作他人婦,但始終沒有忘記阿波里那爾,羅蘭珊去逝時,手邊還握著阿波里那爾寫給她的書信,任何人都會為她的癡情掬下一把眼淚。
羅蘭珊擅長描繪女性,表情含蓄而深沉,尤其女性的雙眼,都含情默默,似乎訴說著自己悲愴的命運,阿波里那爾就曾著文讚賞羅蘭珊對女性主題的深情與天賦,直稱羅蘭珊的藝術本質上就是女性的藝術,她經常透過對自然界植物的細密觀察,而轉化並浮現隱晦地擬人化特徵,線條柔適彎曲,像一株蘭花長草般,伸向天空,沒入雲端。
羅蘭珊尤其長於運用有著女性纖細輕軟特質,明灰的粉色調色群,和她優雅的曲線合拍,演奏出一首首如露如幻,如夢如煙的浪漫詩意交響曲,事實上,羅蘭珊患有深度的近視,這使她的作品經常呈現矇矓而渾融的色彩情境,突出她對女性美高度的揚誇,而在西洋繪畫史上留名。
瑪琍‧羅蘭珊曾說過:「對我而言,漂亮的女子即是偉大的藝術作品,我喜歡女人的模樣。女人的手、女人的腳、女人姣好的臉龐、身段……總能占據我的心。」
圖例中「男爵夫人的肖像,便是羅蘭珊式女性美學的極致;粉藍、粉綠、粉紅、粉紫等粉色色調群,搭配畫面中,植物花鳥的氛圍點綴,烘托出男爵夫人如出水芙蓉般飄逸脫俗的女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