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民旅遊市場上,繼觀光果園、觀光農場、休閒農場、市民農園後,現今則流行另一波熱潮酖「教育農園」,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各相關單位努力推動下,以更豐富、有趣、體驗、休閒的內涵,提供民眾「尚青」的生態教育、親子旅遊活動。
「教育農園」是一種主題式的農業旅遊,以其優美的地形、地貌景觀,清新的空氣,寧靜的氣氛,已成為民眾最喜愛的戶外休閒去處。在教育農園裏,您可以欣賞及觀察到各種動植物及昆蟲的形態及生長情形,同時,還可以學習體驗農稼耕作,親身接近大自然,充份享受農村田園的樂趣。此外,教育農園並可以配合中、小學生的戶外教學課程,提供學生最溫馨、最具親和力的農業與自然的教育場所,讓學生在體驗農業生產過程與田園生活中,學習尊重生命與自然,並可暫時擺脫傳統教室的約束,走向開闊的農業環境,讓身心自由激盪,使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得以均衡的落實,因此,教育農園除農業生產外,並具有景觀、教育、生態、醫療、休閒及體驗等功能。
隨著時代的進步,多樣化的農業休閒需求,正逐漸形成龐大開發潛力,嘉義縣竹崎鄉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如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老街、觀音瀑布、龍雲休閒農場、大凍山等,在農政單位大力提倡推動都市農業,創造農村新風貌的同時,灣橋村的農民黃榮發,將近二十年樹齡的波羅蜜果樹園區,融入農村精神、生態、景觀、文化等要素,轉型成為「竹耕教育農園」,提供民眾在農耕中體驗農業生產,享受農村生活的樂趣,並體會農業「三生一體」之可貴。
竹耕教育農園位處於竹崎交流道旁,因位置有交通便利的好條件,有助於農園辦理學校戶外教學及社區成人教學活動,提供民眾休閒與家居生活相結合的空間。走進園區內,放眼都是枝幹粗壯的波羅蜜老樹,由於波羅蜜除斑天牛蟲害外,幾乎很少有病蟲危害,因此,在老園主黃火旺堅持「無農藥」的經營理念下,已經有近二十年沒有噴灑過半滴農藥,使得整個園區長期處在「有機、無藥」的環境下。在第二代園主黃榮發夫妻接棒後,更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來加以改造,將波羅蜜果樹修剪增高,變為林蔭步道,以方便進行各種生態觀察活動。在對自然環境默默耕耘的努力復育下,無形中孳生很多昆蟲資源,有螢火蟲、獨角仙、鍬形蟲、步行蟲、金花蟲、蝴蝶等,同時也吸引綠繡眼、五色鳥、白頭鶲、山紅頭、繡眼畫眉、樹鵲、喜鵲等三十多種野生鳥類,前來覓食或築巢棲息,此外,園區內也有一群經過馴化的野生鳥類,可以跟人們親近互動。
黃榮發指出,竹耕教育農園的經營重心,擺在周二至周日,在鄰近鄉鎮學校示範「移地教學」,提供戶外教學的場所,農園的經營理念,是「最平凡的東西,就是生財工具」,一草一木都可以作為教材,所以,園區內各項花木,大多開放供遊客把玩,當然也隨時教育民眾如何愛護草木,留給後來者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
竹耕教育農園以栽種波羅蜜、人心果、桑椹、仙桃、酪梨、紅龍果等果樹,以及時令蔬菜為主,讓遊客與鄰近之幼童體驗蔬果觀察與採果的樂趣。黃榮發說,波羅蜜含有豐富的醣類、有機酸,以及鈣、鉀、鈉、磷與維生素A等養分,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果肉止渴、解煩、醒酒、益氣,令人悅澤。種仁補中益氣,令人不饑輕健」。昔日為佛教高僧補充營養之用,今日則為東南亞國家婦女產後調理之重要補品及主食,也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營養補品。
波羅蜜的果實成熟採收後,在截斷果梗及剖開果實時,會流出黏稠的白色乳汁,很容易黏住手掌、手指與刀具,此時只要以沙拉油黏沾去除,再用沙拉脫(或洗碗精)洗去油垢即可。至於波羅蜜的食用方法,除作為新鮮水果食用外,也可與鮮奶、剉冰、果糖,打成波羅蜜果汁(或冰沙);未成熟的波羅蜜果實,可以調理入菜,如園主所研發的「波羅蜜咖哩飯」,風味非常特殊,很適合作為炎夏的餐點。新鮮的波羅蜜種子,則可與排骨一同燉煮成「波羅蜜排骨湯」,滋味清爽可,有一股特殊的芳香。
園區另一種長期作物的檳榔樹,散布在園區的田埂上,高高的聳立在園區中,挺秀中帶有嫵媚,猷勁中顯得瀟灑,枝葉隨著微風,交錯發出沙沙聲,搖擺時,真是搖曳生姿,表現出爽朗的韻致。
在竹耕教育農園內,最常見的鳥類,有斑鳩、白頭翁、烏鶖(大剪尾)、燕子、客鳥(喜鵲)、麻雀、青笛仔(綠繡眼)、烏嘴嗶仔、紅嘴黑鵯等豐富的鳥類資源。當您走在林蔭步道或田園裏,有機會看到鳥兒築巢和新生鳥兒的成長過程。在休閒座椅靜下心來,可以看到鳥兒活潑的在樹上跳躍或展翅高飛,更可聽到其輕聲悅耳的鳴叫,讓您在悠閒中,享受難得的田園生活樂趣,成為您休閒生活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