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強震的501倍 有準備有差

 |2010.03.01
82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智利大地震遠比一月的海地地震強烈,但海地的罹難人數卻高出許多。美聯社分析指出,智利經濟較富裕,對於地震也有充分準備,且建築規定嚴格,緊急救難動員健全,處理地震災害的經驗十分豐富。

相對而言,一月十二日海地地震震毀他們品質不良的建築時,沒有任何海地人曾在國內經歷過這類天災,因地震死亡人數高達二十二萬人。

而且,智利這一次較為幸運。二月二十七日凌晨發生的地震震央,位於外海約三十四公里的地底下,附近正好是較少人居住的區域。海地地震卻較淺層,大約只有十三公里,地點就在首都太子港外圍,這些因素都提高了破壞力。

關於震央釋放出的能量,智利是海地的五百零一倍之多,但隨著震央與地表距離愈遠,能量就愈快消耗掉,但太子港下方的地面較不穩固,所以地面「像果凍一樣晃動」。

「人道建築」(Architecture for Humanity)非營利組織執行長辛克雷表示,該組織在智利的建築師同仁建造出數千棟可抗震的低收入住宅。相較之下,海地沒有任何建築法規。

加州巴羅艾托的國際自然災害防制組織(GeoHazards International)主席塔克也說:「每人平均算來,智利擁有最多世界知名的地震學家與地震工程師。」中南美洲最富有的智利政府留心他們的建言,除了納入建築藍圖與規定外,也列進政府的意外事故計畫。

辛克雷說:「總統(巴舍萊)在地震半夜發生後數小時就出面發布即時報告,顯示他們的災難應變能力。」

而多數海地人在地震發生後至少一天,才知道自己的總統蒲雷華是生是死。包括總統府在內的各種政府建築也都倒毀,電視台和行動電話網絡全都不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