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一種貴重的東西。所以我們說「一刻千金」,用來形容時間的寶貴;所以我們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來形容一個人改過向善的可貴。
其實,比黃金更貴重的東西,並非沒有,人之所以喜愛黃金,多多少少可能帶點心理因素,因為黃金看起來亮晶晶、黃澄澄的,很好看,而且也不像別的金屬,新的時候雖然光亮,但日子久了,就生銹,或者變得澀黯了。黃金堅定穩固,就是把它泡在水裏,也不致發生變化,尤其黃金的價格高,占地方又不大,保存起來比較方便,這也可能是一般人喜歡珍藏它的原因之一。
黃金的「延展性」很好,能壓成十萬分之一公分那樣薄;一兩黃金也可以拉成一根五十六公里長的線,還不會斷。我們都以為黃金一定是黃色的,可是當把它壓成很薄很薄時,就會變成綠色,如果在黃金裡混入別的金屬,更能變成紅色、紫色,甚至於白色,例如跟銀混合就會變成淡白,跟銅混合就會變成紅色。
黃金不容易腐蝕,所以小到一個筆尖,大到太空艙的一些零件,都有借重它的地方。當然,有許多工藝品更是非黃金不可,據說,古時候,雅典人曾經在城門上造了一座守護女神的巨像,僅是神像的上衣,就用了一千多公斤黃金。
在十三世紀,法國巴黎有金葉的聖經,閃閃發光,自然是非常珍貴,在俄國沙皇時代,曾叫工匠用黃金作了一個蝨子,不但跟真蝨子一樣小,而且還跟真蝨子一樣能跳。
據說,幾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生產黃金,只不過是產量多少罷了,至於全世界產金最多的地方,可能還是非洲。
計算黃金的純度,一般說來,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按比例算的,像九九八黃金,就是表示含有純金一千分之九百九十八,換句話說,也就是只有千分之二是雜質。
另外一種是按「開金」算的,純金定為二十四開。如果說十六開金,是表示純金含有二十四分之十六,另外二十四分之八是其他金屬,因為純金的質地軟,用來鑲嵌飾物容易脫落,所以要混入其他金屬製成開金。
有句俗話說,「真金不怕火鍊」。我想如果確是如此,也是指它不會變色的特性,黃金如果加熱到攝氏一千度以上,就開始熔化了。也有人說黃金很堅定,但如遇到一種由三分鹽酸加一分硝酸混合而成的「王水」時,真金也會溶解,有些銀樓往往利用這種方法來測驗黃金的真假和成色。
我們已經講了不少有關黃金的事,黃金固然很貴重,可是有人認為時間比黃金更貴重,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說法,你說對嗎?(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