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鄉下,村民大都務農為主,農作物近收成時最怕鼠輩橫行,因此一年幾次滅鼠周,村長會在里民中心廣播宣導,然後村幹事或鄰長就會挨家挨戶發送滅鼠藥,並且說明使用方法並回答村民疑問。
說到滅鼠就會想起小時候的朗朗上口的口號「消滅老鼠,人人有責」,為了環境衛生、為了健康,滅鼠是全民責任,不只是口號更要貫徹實施,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算小事,重賞之下必可消滅才可觀,方法是一根老鼠尾巴換五毛錢。這可真不得了!當年一毛錢可買兩支冰棒,一本作業簿才兩毛錢,學校的營養午餐費,一個月也才三十元,可見老鼠有多值錢。
老鼠身價大漲,同學們當然暫時捨棄四處撿拾破爛換麥芽糖,抓老鼠、打老鼠、切尾巴好換錢,幫忙家計或去雜貨店買些零食解饞,只要認真一點,個個成果可觀,除了少數幾個女同學,膽小害怕鼠輩之外,全校總動員收集老鼠尾巴。
不難想像當年的老鼠如何被我們消滅殆盡,逐漸地少有同學會拿老鼠尾巴到學校換錢了,可是隔壁班就有同學總是貨源不斷,真是奇怪,唯獨他家附近老鼠多啊?幾個男同學半信半疑、偷偷摸摸地跟蹤,總算水落石出,原來是移花接木啊!
蕃薯藤經泥土攪和,根本分不清是何物,長度切得和老鼠尾巴一般長短,就如此魚目混珠、交差了事,賺了不少零用錢。誠實是為人處事最基本的原則,同學們不只嫉妒更是看不慣,當然要跟級任老師打小報告,學校也追回了些許款項,從此老鼠尾巴換五毛錢的活動正式走入歷史,再也沒有這麼好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