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望向窗外,鐵窗外絢爛的另一個世界,正悄悄的下著一場迷濛的細雨……舍房內混濁的空氣中,齊聚著十八種不同的想望,原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十八條平行線,因為「因果」有了交集,入獄雖是「果報」但未必是悲苦的起源,端看自己如何去看待。
服刑數年,我從十五、六歲輕狂、叛逆的不良少女,歷經種種考驗,其中包括:重覆適應獄所環境,學習成長;面對身在囹圄的現實,養成情緒的控制和思考邏輯的正確概念。
驚聞親人驟逝,「無常」帶來的哀慟,以及面對死者時的自責,雙重壓力使我慟失心神而被移送病監醫療,在病監裡,看盡人生百態,同時也為眼前的處境感到戚苦,正所謂:「無苦不出離」當我轉換心念,揮別過往,努力走出陰霾的同時,醫生診斷我復原狀況良好,將我轉回原服刑監獄。
返回原監獄的我,因EQ不夠嘗盡苦頭,體驗了人情冷暖,但也因此機緣而明瞭,所謂:「吃苦當吃補」在苦中反能學到韌性以及寬容,人生若自始至終都走得一帆風順,豈不是如飲白開水般淡而無味?又怎有酸、甜、苦、辣的刺激呢?
時光茌苒,今年過年我就滿二十五歲了,許多人或許以為,入監服刑是虛渡歲月、蹉跎光陰,但在服刑的這八年裡,我很努力地學習各種技藝,並積極參與監內舉辦的各種教化、心靈成長、宗教信仰課程,且勤讀各類書籍吸收知識,如今,我不敢說自己學富五車,但我相信勤能補拙,有朝一日我一定能夠開創出屬於我的蔚藍晴空!
此生,雖因年少無知犯下了不可回頭的「因」,但也在服刑的這段日子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惡果與善果」。
現在我已在等待假釋期,感謝上蒼,給了我機會,修補我種的「惡因」,也慈悲的給了我時間,好發揮那意外賜與我的「白業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