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新春二人轉

樂樂 |2010.02.13
123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樂樂長春報導】吉林長春愈來愈多市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看二人轉,來歡度新春佳節。

整個春節期間,長春市各大二人轉劇團精心製作了年味兒較濃的二人轉劇目及精采的歌舞節目。記者從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了解到,他們認真排練的《小拜年》《開門紅》等經典劇目,都是為了烘托新年的喜慶氣氛。

據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王兆一介紹:實際上從東北三省,到河北承德一帶,以及內蒙古西部,都有二人轉,但是它的根基是在東北,而吉林的長春則是二人轉的藝術中心。

長春的二人轉歷史悠久,早在一、二百年前,就有民間二人轉藝人在城鄉活動著。這種表演藝術之所以在東北農村能夠生存下來,就是因為它小巧、靈活;再就是東北的氣候決定的,因為到了冬天,冰天雪地,惟有「二人轉」這種只需幾個人的組合,能進老百姓的屋子裡去演去唱。

在東北,看二人轉對於農民來講可是一件大事,演出之前先要忙忙活活的貼窗花、寫對聯、放鞭炮,只等演員化好妝,二人轉立馬就演起來。

二人轉的表演,有「勾魂奪魄之力」,一齣戲,不管情節多複雜,人物多繁多,就是一旦一丑兩個人,跳進跳出,一轉身就變一個人物,而且變得自然、順暢,以形傳神。

說道二人轉的表演特色,首先是它的「唱」與「說」,有所謂「千言萬語以唱當先」,所以看二人轉首先是聽唱,不管演的是什麼人物,都能給你變成東北口音。至於說,講究的就是幽默的說口,說口又分好幾種:一上場由唱丑的人說一段快板、講一段笑話,屬於基本說口;若是加在唱詞裡頭的,又叫穿口;見景生情,隨時看到下面觀眾的情況,臨場抓的口,就叫抓口。

其次是演員手中扇子、手絹的絕活。一把小小的扇子,在二人轉演員的手裡,不僅僅是一件道具,它要隨著情節的發展,通過各種各樣的形狀,表現出人物的喜怒哀樂。一方小小的手絹,也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一會兒似車輪飛轉,一會兒又像一面令旗,高高飄起,又緩緩落下,顯示了二人轉手絹功的獨特技巧。

其實傳統的二人轉有個不成文的行規:臘月二十三封園,正月十五開園,在那期間,不管給多少錢都不唱。不過,據長春市和平大戲院經理徐凱泉介紹,隨著東北二人轉漸成氣候,觀眾愈來愈多,尤其是一些外地來長春的遊客需求強烈,這個規矩一破再破。和平大戲院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到臘月二十九才封園,初三大年初一便開園,能容納五百人的戲院,場場爆滿,並且票不早訂都搶不到。他透露,如果不是過年,根本沒有這麼多人。許多人之所以到這裡來,就想在佳節時能開懷一笑,收穫一份好心情。

經過廣大二人轉藝人的共同努力,二人轉藝術煥發了青春,陪伴長春人度過一個開心的春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