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慶】年年有餘

林長華 |2010.02.11
2185觀看次
字級

中國人向來對「魚」情有獨鍾,過年的吉祥語中,說得最多、聽得最多的當數「年年有餘」。 「魚」與「餘」同音,隱喻生活富裕,家境殷實,表達了人們追求生活美滿幸福的良好願望。

用魚作為吉祥物歷史悠久,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彩陶器上就出現魚,有的彩繪數條魚兒,以幾何圖形表現魚在水中齊頭並游的神態;有的彩繪先民頭戴尖帽,面頰及口角兩邊配有「魚形紋」,這興許是在表現先民對漁獲豐收的祈求。

魚是寓意豐收喜慶的文化題材,逢年過節,農民漁民喜歡「魚串蓮花」、「魚散錢籽」、「魚穗合體」等造型的裝飾藝術品。民間家庭除夕的餐桌上,再窮也要弄到一盤年魚,寓意年年有餘,殷切期盼永遠過著豐足美好的生活。

寺廟、道觀裡,魚梆、木魚是不可少的,提醒大眾當如魚目不閉一般精進莫放逸;而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描述雖為一般普通的魚,一躍過龍門,就能變成一條騰空飛舞的金龍。因而,鯉魚被當作蘊含事業有成和實現理想的吉祥物;藝術家們更借「鯉」與「利」諧音,聯想創作出「漁翁得利」、「家家得利」等吉祥圖案。

如此生動可愛的魚因備受人們喜歡,也常現傳統年畫及剪紙藝術中,鰱魚與橘子同圖,寓意「連(鰱)大吉(橘)」;魚瓶插戟、福娃舉魚擊磬嬉戲圖,隱喻「吉(戟)慶(磬)有餘(魚)」;金魚和海棠則喻為「金玉滿堂」。另外還有有「福娃騎魚」、「福娃抱魚」、「雙魚爆竹」圖等。

台灣民間傳統的吉祥年畫中,「年年大吉」的圖最受歡迎。畫面上有好大的柑橘和兩條鯰魚,也是取「橘」與「吉」諧音,喻吉利;「鯰」與「年」同音,兩條鯰魚喻「年年」,當然就是寓意年年都是吉利充盈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