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日前核定赴大陸投資負面表列修正草案,經濟部昨天傍晚宣布,六代面板廠可登陸投資,以三座為限,但須和台灣營運的面板廠有一個世代以上的技術差距。晶圓部分,除維持目前已核准投資三項八吋晶圓廠限制外,可透過開放、併購、參股投資大陸晶圓廠,但技術得落後台灣二個世代以上。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首次產業鬆綁西進,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除了開放台灣廠商登陸投資六代以上面板廠,為了確保專業技術將深耕台灣,廠商未來須繼續投資台灣,不能因西進而取消在台設廠投資計畫,須對台灣投資優先相對承諾保證,帶動國內產業發展,也不能因西進而裁員影響台灣員工的就業機會。他表示,「對台灣來講技術一定要領先,投資方面以台灣優先,這是最基本的概念。」
面板業者登陸必須提報投資計畫,經濟部已就勞工、財務及資金取得運用,技術移轉管制嚴禁外流等訂定投資要點規範,未來將祭出「關鍵技術小組」進行審查。
為何限定三座?官員說,因台灣有能力赴大陸投資六代以上面板廠的企業不超過三家。
晶圓廠部分,施顏祥表示,一切採務實精神考慮,放寬投資陸廠能讓台灣得到比較高的利益。像台積電「被動」擁有中芯半導體百分之十股權、聯電合併和艦案都可望解套,一旦台積電、聯電解套,等於在中國大陸市場展開另類布局,形勢將大為有利。但中高階封測及IC設計則有登陸金額管制,投資金額門檻達五千萬美元,即必須送審查。
據行政院昨天核定的「大陸投資負面表列—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等禁止赴大陸投資產品項目」修正草案,刪除半導體封裝及測試限制,即開放高階封測赴中國大陸投資,但業者指出,目前晶圓代工業並未開放登陸新設十二吋晶圓廠,恐影響後段高階封測需求。
除高科技產業外,農業、製造業、金融服務業、第二類電信業、積體電路設計業以及再生能源電廠等十一個項目,也開放可登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