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吟花】 花是春使者 雪為喚春物

田渝生 |2010.02.10
775觀看次
字級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這是南北朝詩人范雲〈別詩〉中的詩句。其中,詩人用雪去和花來的變化,來表示冬去春來的季節更迭。

在古代詩人的詩作中,雪和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宋代詩人張元在詩作〈雪〉中,將雪描述成白龍身上脫落的鱗甲:

戰罷玉龍三百萬,

敗鱗殘甲滿天飛

唐朝韓愈:

誰將平地千堆雪,

剪刻作此連天花。

范成大則說:

青女先飛剪水花。

「青女」,即神話中主管雪的女神。

如果說,剪水作花的「花」是詩情的聯想,那麼,冬雪和寒梅在詩人筆下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唐朝戎昱〈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迴臨村路傍溪橋。

應緣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春雪未消。

詩人把寒梅疑作是經冬未消的白雪。

在詩人筆下,花是春的使者,雪同樣也是喚春的多情之物。

宋朝王安石〈梅花〉詩云: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大詩人韓愈在其〈春雪〉詩中寫道: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朝詩人齊己在〈早梅〉中也寫道: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裡,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

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映春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