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昨天公布「兒童伊比力斯症認知與態度調查」,結果發現,國內有近八成老師沒聽過伊比力斯症,僅有百分之二老師能夠清楚答出造成伊比力斯症的因素,同學更不用說。
儘管不太瞭解癲癇,但仍有八成小朋友,希望班上的伊比力斯小子,能主動告知身體狀況,大家都樂於幫助,一旦發作時,願意在一旁照顧。
黃于蒔小一入學後,一時無法適應規律的校園生活,出現諸多怪異行為。例如,站在花台上,打開雙手,直說自己要飛了。上課時,他也會突然發呆,甚至失魂落魄地走出教室,嚇壞老師及同學。
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理事長王煇雄醫師表示,小小癲癇患者不發病時,就像正常人一樣,只有在腦波不正常放電,或遭受外界刺激時,才會突然出現癲癇症狀。理事張開屏醫師指出,部分伊比力斯小子屬反射性癲癇,一聽到某些音樂、看到某些閃光,或有人拍他肩膀,會出現癲癇症狀,此時就需好朋友照顧。
國內已引進新一代抗伊比力斯症用藥,副作用較小,耐受性較佳,但病人仍須持續用藥二年以上,才由醫師決定是否停藥,千萬不可擅自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