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公衛醫療、希望村、職訓就業輔導、認養孤兒 首年投入1千萬美元
【本報聖多明各電】結束宏都拉斯的訪問行程,馬英九總統二十八日在多明尼加總統府與多國總統費南德斯、海地總理貝勒福進行三方會談,提出公衛醫療、認捐希望村、職訓就業輔導與認養孤兒等四項援助海地的方案,希望成為國際協助海地重建的先導計畫,盼世界各國能襄盛舉。
馬英九指出,海地震災後續的重建挑戰更嚴峻,台灣將後續援助,第一是公衛與醫療,台灣將派遣公衛及醫療團隊到海地協助防疫,建立簡易醫療所。
第二為「希望村」組合屋計畫,馬英九說,此次震災數十萬人無家可歸,台灣將在海地選定有基礎水電處所後,提供所需帳篷,初步安置災民,後續再贈送組合屋。馬英九進一步提出由台灣認養組合屋聚落「希望村」構想,初期認捐二百戶、一千人,未來不排除提高至一千戶、五千人。
第三為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馬英九表示,將在希望村旁開闢農場或興建工廠,派農業專家協助種水稻,飼養蛋雞。未來製作組合屋或帳篷工廠選定設在海地,將可提供海地人民工作機會。
認養孤兒部分,馬英九說,台灣民眾透過世界展望會與家扶基金會,在全球認養近二十萬貧童,政府會協調發起共同認養孤兒計畫,請這些非政府組織到海地來建立組織。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台灣原已承諾捐給海地五百萬美元,加上即將投入的四項計畫,估計第一年援助海地將投入一千萬美元,希望在捐錢給海地外,能協助長達五至十年的重建工作。王郁琦指出,總統提出重建計畫,是希望台灣所發動的計畫,最後化為全球性的行動。至於未來如何執行,政府會配合海地實際需要修正細節。
對此,貝勒福與費南德斯高度讚賞,費南德斯當場邀請台灣參與四月中在多國舉行的全球救援海地國際會議。救援海地國際會議已邀請歐盟、美加、中美洲國家、阿拉伯及非洲國家與會,馬英九表示希望台灣的救援先導計畫在會議召開前成形。
至於三方會議是否討論減免海地外債議題?王郁琦說,完全未提到,台灣希望透過具體計畫的實際協助,減輕友邦人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