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苗栗報導】備受社會矚目的「高中職五專擴大免試入學方案」今年上路,九十九學年度起,凡是參加擴大免試入學經錄取報到者,不需參加國中基測,可直接升學高中職或五專。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擴大免試入學方案將以「因地制宜」、「穩健推動」兩大原則辦理,各招生區可自行選擇「學區登記」、「國中薦送」、「學生申請」等入學模式辦理。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推動「擴大免試入學方案」是為了達到「就近入學」、「繁星精神」、「適性選擇」三大目標,各個招生區的高中職與五專會優先提供鄰近國中學生免試入學名額,讓學生可以依照性向、興趣或志願就近入學,同時也會保障偏鄉與弱勢學生權益。
為何擴大免試入學方案要採取「因地制宜」原則?張明文解釋,這是考量各地區教育生態不盡相同,若只用單一模式辦理,恐怕無法因應不同學校招生需求,因而決定採取「因地制宜」的彈性辦理方式。
他說,免試入學模式分為「學區登記」、「國中薦送」、「學生申請」三種方式,各招生區可自行擇一或擇二辦理,像是台北市與台南區就採用「學生申請」模式,而台東區則是三種入學模式都採用。
免試入學必要時採計學生在校學習表現,不少家長擔心反而增加學生壓力,張明文表示,為避免惡性競爭,教育部已規定國中不能公布全校學生排名,採計在校表現時也會兼顧五育均衡,採計七大學習領域表現,包括「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等成績,不只著重學生智育成績。
張明文表示,若校方只以「定期評量」作為免試入學的排序,採計學期以不超過三學期為原則,即使超過三學期,所採計的評量次數也不能超過十次,才不會導致國中生對每次考試都要「小心翼翼」、備感壓力。
「因地制宜可讓免試升學更有彈性」高雄市教育局長蔡清華表示,以高雄市為例,共提供五千八百個免試入學名額,透過「國中薦送」與「學生申請」兩種模式幫助學生適性選擇、就近入學。他說,各校著重面向不盡相同,像三民高中就注重藝術人文領域,對藝術表現好的學生來說有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