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詠鬍鬚

楊仲揆 |2006.05.17
533觀看次
字級

鬍子老而變白,是自然的事,雖有些人少年白頭。
 
曾經有些老人,鬚髮長青不白,自嘲為「蒙不白之冤。」此語似是自嘲,而實為自傲。一般來講,染鬚、染髮的人,究係少數。今日女子染髮,那是為美,又當別論了。至於男人,老而白頭,染不勝染,何自苦乃爾!

古人有關鬚髮的詩和詞不少,讀過就忘了,現在記得的有三首,一是蘇東坡贈曹光洲的詞,〈漁家傲〉云:
 
「些小白鬚何用染,幾人得見星星點?作郡浮光雖似箭,君莫厭,也應勝我三年貶;我欲自嘆還不敢,向來三郡寧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漸,千鈞重擔從頭減!」
 
此詞是純白話白描的應酬之作,也是牢騷之作,無可稱道的,只是證明古人染鬍子之風,一定極盛。

 又一首是朱杜的詩,詩云:
 
「白髮新添何用染,幾番拔盡白還生;不如不拔由他白,那得功夫會白爭!」詩切白字,頗有趣。

 
另外一首是前清舉人的詩,更有趣。清制,各省可以選拔優秀舉人(較秀才高一級的),貢向朝廷考選。這種應選上貢的舉人,稱為拔貢生。當然,拔貢生越年輕越好。但,也有年老的。老年舉人,為參加拔貢競賽,往往拔掉鬍子,以裝年輕。結果,有些人鬍子拔了卻沒得拔貢。於是有人嘲之以詩云:
 
「欲拔貢兮先拔鬍,鬍卻拔兮貢又無,早知拔鬍難拔貢,悔不當初不拔鬍。」
 這詩是我小時候聽來的,作者是誰,不知道,待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