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總統馬英九昨天拋出台灣未來新願景:扮演「全球創新走廊」,成為新產品的測試場,迅速將先進國家的實驗成果商品化,快速打入亞洲市場。
他也宣示,未來五年內,將投入二百五十億元至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的設置和補助,幫助企業和人民更換更節約的省電措施,同時投入二百億元經費,提升研發技術水準,打造台灣成為新能源產業的出口重鎮。
馬總統昨天出席二○一○年天下經濟論壇「金融風暴後亞洲成長新思維、新動能」致詞表示,新一年要強調服務業,產業創新條例這幾個月會完成立法,政府對主管事業要協助轉型,政府角色從管理到促進產業發展。
馬總統表示,台灣在高科技設計創新能力上,展現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若能即時上市、快速將產品交到客戶手上,就是價值所在,但要繼續增加廣度和深度,不限於高科技,農產品也在其中。
對此,馬提出「全球創新走廊」的構想。台灣有人才、技術和籌資能力,除了結合先進國家科技,還能開拓亞洲新市場。把先進國家實驗成果迅速商品化,並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將是台灣最好的發展模式。
評估當前情勢,去年亞洲只有三個自由貿易協定,今天有五十八個,成長十九倍,而台灣與中國大陸雙方貿易超過一千億美元,卻沒有制度化機制。馬英九表示,未來不但要訂好完善機制,增加貿易量,也不能獨厚大企業,要照顧到中小企業、中南部和中低收入戶;希望今年與大陸談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明年台灣也要積極參與亞洲經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