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燕巢訊】月底學測將屆,義大醫院針對考生及家長,開設另類「紓壓門診」,因應考試壓力所造成的各種症狀或疑問,醫師指出很多壓力來源不一定是小孩本身,反而是父母及師長過度「殷切期盼」導致壓力大,結果有可能影響小孩的記憶力,得不償失。
「以平常心,用正向思考去面對學測,可預防身心症狀發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李少明表示,台灣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自殺率有升高趨勢,其中不少與課業壓力有關,很多小孩因此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對於擔心準備不足的學生,天天活在「恐懼」中,李少明直言「反正報名費都繳了!」建議以「念多少算多少」的態度,去試一試自己的實力,她更向家長喊話,避免「一試論英雄」的想法,只要孩子全力以赴就夠了。
「大補小補統統來,當心物極必反!」李少明認為很多家長面臨大考,對小孩健康營養過度「呵護」,例如狂吃維他命,或脂溶性維生素如A、D、E等,當心代謝不易排出,攝取過量恐會中毒。她說,曾有學生大量喝咖啡提神,不但傷胃,考試後停止飲用,竟引發「咖啡因戒斷症候群」,出現頭痛、噁心、手抖等現象。
「飲食均衡、作息正常才是關鍵!」李少明提供紓壓小撇步—進行球類運動,其中又以投籃最佳,能訓練專注力,讓讀書注意力更集中,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