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產生癌變時沒有症狀,唯有透過抹片檢查才能篩檢出來,然而少數人可能檢查結果都正常,卻還是罹癌,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王功亮表示,要避免被「偽陰性」的檢驗結果所騙,他建議:第一要每年都做抹片;第二是找合格的婦產科醫師;第三則是檢查前一、兩天不要在陰道使用藥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王功亮指出,任何檢查結果都有偽陰性的可能性,但是機率並不高,女性若維持年年做抹片的頻率,「總不會每年都檢不出來」,也可避免拖延到成為侵襲癌時才發現。
此外,有些檢驗的失誤來自於採檢時不夠精確,比如沒有刷取到正確部位、或是刷下的細胞沒有立即固定而遭破壞,因此最好找合格的婦產科醫師採檢,醫師若發現子宮頸已經怪怪的,就會直接做切片,以免子宮頸黏膜組織刷取到的只是發炎細胞,可能無法反映子宮頸的癌變。
有些女性因為陰道分泌物過多,會在陰道塞藥片來治療,王功亮也建議,女性做抹片前一、兩天,不要做這樣的醫療處置,以免藥物成分影響篩檢結果;此外,也不要檢查前刻意沖洗陰道,一方面無益於檢查結果,另一方面可能會破壞陰道裡面存在的一些好菌。
不過仍有部分個案,因為癌細胞躲在子宮頸後面,所以抹片無法檢出,以至於轉移到他處時才發現,王功亮強調這是特例,千萬不要因此而不做抹片,讓自己承受更大的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