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夫金字塔 發現工人泥磚墓穴 證實食物當薪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埃及文化部長霍斯尼(Faruk Hosni)十日發表聲明,埃及考古學家在開羅近郊古夫金字塔發現多個墓穴,裡面葬的是參與埃及最大金字塔建築工程的工人。
霍斯尼說,這項在古夫金字塔地區的新發現相當重要,因為它「顯示金字塔是由簽約工人建造,與金字塔由奴隸建造的認知相互矛盾」。
霍斯尼表示,古物負責人哈瓦斯率領團隊「發現了新墓群,時間可追溯至埃及第四王朝(西元前二六九四到二五一三年),這些是大金字塔建築工人的墓穴」。墓群的第一座墓穴於一九九○年出土。
哈瓦斯表示,事實顯示「墓穴就坐落在金字塔附近,甚至俯視金字塔,假如這些人是奴隸,他們就不可能葬在這個地區」。因為奴隸的墳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墳墓的旁邊。
與國王金字塔以石灰石覆蓋表面不同,這些工人的墓穴通常由泥磚建造,呈錐形,表面覆蓋白色灰泥。霍斯尼說,建造金字塔的工人每三個月輪換一次,這些墳墓裡埋葬的就是那些在建造過程中去世的工人。
霍斯尼也提到,「證據」顯示,上埃及和尼羅河三角洲的富裕人家,提供這些工人每天十一頭小牛、二十三頭羊,解決金字塔建築工人的吃飯問題,同時免除向政府上繳賦稅。
哈瓦斯說,這也說明金字塔工程當時是全民參與,建築工人不到一萬人,而不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的十萬人。據報導,自一九九○年起埃及古夫金字塔地區開始發掘出金字塔建造者墳墓。墳墓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穹頂狀、蜂巢狀、金字塔狀和平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