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小組分組討論上,芳苑國小謝格倫校長提到讀報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要養成兒童閱讀的興趣,培養永遠都喜愛閱讀的習慣,讓孩子因為閱讀,漸漸地感覺敏銳、感受深刻、能夠感動。
所以,在進行讀報教育的過程中,每一位老師都因應各自學校的環境要素與特質,規畫、執行活潑而繽紛的讀報活動,從而引出了孩子們燦爛的閱讀成果。
饒明國小
●對象:全校〈每班五份報〉
●方法:
{1}利用晨光時間每組討論、分享讀報心得。
{2}午餐時間到廣播室讀報放送,並發問三個問題,學生若知道答案,可到該班回答領獎。
{3}e化教室教學,結合電子白板google us,讀報後「轉動地球」,對應報紙的報導。
{4}學生剪報寫心得,並鼓勵親子共讀。
●成果:
{1}孩子閱讀能力增加。
{2}親子共讀,家長在剪貼簿上回應,無形間也促進親師溝通。
崙雅國小
●對象:二年級小朋友〈實施班級七份報〉
●方法:五個步驟
{1}老師帶領讀報,二十分鐘後,請十二位小朋友上台分享→年齡太小,成效不佳。
{2}早自修時間,讓小朋友自由讀報,互相分享→沒有壓力,看出興趣。
{3}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報導,文、圖皆可,剪貼成七、八頁的小冊→愈來愈有興趣。
{4}分二人一組,上台講說分享→台上台下共讀,其樂融融。
{5}鼓勵親子共讀,孩子在聯絡簿上剪貼報紙寫心得感想,父母回應孩子的成長及讀報的態度。大竹國小
●方法:
{1}晨光時間先大致瀏覽。
{2}每日派值日生朗讀。
{3}認識報紙,文章探討,寫大意、心得、美句〈三選二〉→觀摩他人作品→作文、童詩仿寫,結合讀報與作文。少年天地版最適合。
{4}剪貼〈其中以奇人妙事版最受歡迎〉。
{5}寫摘要、心得,增加抓重點的能力。
{6}我是小主編:學生剪貼自己喜愛的報導,然後設計編排,自取版名。適六年級。
{7}老師教學,以國際版為教材,了解各國時事,教導學生認識各國及其地理位置等。
{8}有獎徵答:設計賓果遊戲、三提示,增進學生讀報的興趣。鳳霞國小
●對象:五年級
●方法:剪貼
悆感想:小朋友有課外之餘的收穫。
媽厝國小
●對象悆感想六年級〈六份報〉
●方法:
{1}全班十五人分成五組,每天一組分享,二人讀報、一人發表心得。
{2}以讀報心得取代日記。
{3}剪報,小朋友自己美編設計、經驗交流。
{4}過期報紙回收利用,剪下小篇文圖、照片護貝,做成書卡。
●感想:日日在人間,人人有福報。
芳苑國小
●對象:全校〈每班一份報〉
●方法:
{1}每天朗讀。
{2}高年級的小義工以說故事的方式,說給低年級小朋友聽。
{3}剪貼圖文、寫心得、註明日期版別,製作成小書。〈每班只有一份,所以要幾天才能剪報一次〉。
●感想:
{1}照片最吸引小朋友的注意。
{2}少年天地版因為有注音,最適合讀報。
{3}累積一定數量後,讓學生帶回家,原本擔心有宗教色彩,家長反彈,但沒想到家長反應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