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統計局八日公布數據顯示,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已超越八千兩百萬人口的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
中國去年一至十一月的出口貨物總值達一點零七兆美元,而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同期的出口額為一點零五兆美元。
不過,中國是否確定躍居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仍需等到德國二月公布去年全年出口總值時,才能全面蓋棺論定。
德國與中國的經濟成長均大幅依賴出口,批評者認為出口是造成全球整體失衡的主因,他們呼籲德國增加消費,而且中國政府放手讓人民幣兌美元自由浮動。
中國出口品多為電子產品與衣服,德國則多為汽車、化學品與專業機械工具。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鍾山去年十二月底指出,中國去年占全球貿易市場比率可望超過百分之九,優於前年的百分之八。
中國甫與東協成立的自由貿易區,以人口數來看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以貿易量來看則媲美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德國則大幅受惠於對歐盟的貿易,十一月對歐盟國家的出口值就占百分之六十三,帶來四千六百億歐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