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談及別教與圓教的四門,其根本四句為:一、不斷、不入,二、斷、入,三、亦斷亦不斷、亦入亦不入,四、非斷非不斷、非入非不入,如下圖所示:

以下,說明「入中道」根本四句的意涵。
.明入中道根本四句
首先說明入中道的根本四句,即是以別教、圓教教義分為四門。於四門中:
第一門所謂「不斷」:意指三界外的圓教,是體悟煩惱惑之體性是無自性空,其意義相當「空門」;即是「無所斷的煩惱,亦無所入的涅槃」了。
第二門所說「斷、入」:指三界外所用的析法空,依次第來斷除煩惱;既然有所斷的煩惱,其意義就相當於「有門」。因為有所斷的煩惱,故名為「有入的涅槃」。
第三門「亦空亦有門」:是兼用析法空與體法空。
第四門「非斷非不斷、非入非不入」:是指析法空與體法空的理體。
.於四門中開成十六
於以上四門中,又各有四門:「不斷煩惱、不入涅槃」,世界悉檀也;「不斷煩惱、入涅槃」,為人悉檀也;「不斷煩惱、亦入亦不入涅槃」,對治悉檀也;「不斷煩惱、非入非不入涅槃」,第一義悉檀也。

於世界悉壇中,既然沒有生善、滅惡現象,以及所見的理,故名「不入」。以下的三種悉壇,「不斷」的意義,皆是如此。若「為人悉壇」中,既已生善,意義就如同「入」。若「對治悉壇」中,約對治煩惱病的緣故,名之為「入」;不對治煩惱病,故名為「不入」。「第一義壇」中,真理法性是不論入與不入(涅槃)的。
此乃一門中的四悉壇意。其餘的三門,雖各有差別,但對四悉壇的應用,意義是相同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