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各地為跨年花大錢拚場造勢,但沒人注意到的是,地方政府財政告急,目前多數縣市得靠借貸度過年關。行政院院會去年最後一天通過財劃法新制,地方財源雖增加九百八十二億元,但要到民國一百年才實施,即便馬上實施,也面臨杯水車薪的危機。
台南縣政府負債超過五百二十三億元,縣財政處長張紹源分析指出,地方財政惡化有五大原因:一、精省後中央曾說營業稅全部、所得稅及貨物稅各百分之十給地方,但後來只核列營業稅四成給地方,這塊餅縮小許多。
二、財政收支畫分法分配比例北高兩市占百分之四十三、二十三縣市共百分之三十九,分配顯然不公。三、十幾年來中央減稅以地方稅居多,例如牌照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教育捐、遺產贈與稅等,累計可觀。四、近年來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社福預算大幅增加,增加地方負擔。五、近年少子化嚴重,學生減少,老師變增額,教育經費大幅成長。
地方財政惡劣,張紹源表示,開源之道是稅收,但這幾年中央只有減稅沒有加稅,稅制未改,增加財源有困難。
台南縣前立委郭添財指出,縣市合併後,大台南市債務已達上千億元,由於五都中以大台南市的人口一百八十三萬最少,很難與其他四都比,大台南市有被邊緣化危機,合併後還有辛苦的路要走。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主祕劉仲信指出,高雄市以公務債務法計算的負債目前約是一千六百億元。平均每人負債大概是十點四萬元。高雄縣市合併在即,籌畫小組已就各面向整合中。
目前財劃法仍止於行政院,還未過立法院這一關。劉仲信認為,設立五都後,中央應大力提撥資源,讓合併後的縣市建設能平衡順暢。
台中縣市合併後,面對台中縣負債破六百億元,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說,縣市合併後,將透過土地開發來償債。蕭家旗表示,目前台中市庫負債二十五億元,但基金存款超過二百億元,整體財務狀況良好,未來縣市合併後,新直轄市政府會概括承受縣市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