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賦改會昨天舉行最後會議,十二月三十一日將解散,而稅制改革工作也將回歸財政部。回顧過去十八個月,政府編列二千萬元成立的賦改會交出什麼成績單?答案是二十本研究報告以及減稅五百億元、加稅零。
財政部長次長張盛和會後轉述,根據賦改會決議,包括綠色稅制(環境及能源稅)、反租稅協定濫用措施、土地稅、房屋稅率調整等,都是明年要推動的稅制政策。至於法人選擇拋棄證所稅免稅的資本利得課稅,則列為中長程計畫。
賦改會成立以來,即面對各方利益團體的壓力,原本計畫要「全盤完整」改革台灣稅制,如今交出的成績單顯然只有「半套」,國家財政缺口沒有因此弭平,反而在減稅救經濟的「養鵝生蛋」理論包裝下,短短一年半,讓國庫不見了五百億元,也未達成「讓窮人少繳稅、富人多繳稅」的目標。
行政院長副院長朱立倫坦承,賦改會一年半來,對簡政便民、促進經濟效率有其成就,但擴大稅基、社會公平正義等,還要再努力。他強調:「加稅不是趨勢,促進公平正義才是。」
財政部長李述德會後也表示不滿意,但「稅制改革是沒完沒了的事」。此外,現在大環境不好,不是加稅時機,但不代表以後不能加,一切「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