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以前是個大家庭,除了奶奶外,大伯、二伯和父親的三個家庭,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小時候,就常聽母親抱怨;她覺得奶奶對大嬸和二嬸比較好,對她則老是嫌東嫌西的。
大嬸和二嬸都忙著工作,母親則因沒有上班,而必須幫忙做家事,但不管母親如何努力,就是沒有辦法達到奶奶的要求;不是嫌菜煮得太鹹,就是挑剔她地板沒有掃乾淨,因此母親常常心理不平衡。
過去母親總是被念、被嫌、被挑剔,沒想到升格當婆婆後,角色互換,苦主變成了內人。
我和太太婚後沒多久,母親便開始嫌內人的工作地點太遠,下了班回到家無法照顧家庭和小孩,等到內人換了離家近的工作,她又嫌內人薪水太少,內人只好辭職,到大醫院接受一年麻醉護理專業訓練,以求更高的薪水。
沒想到,母親仍是繼續不斷地挑剔她,讓內人飽受委屈,常常我下了班回家,看到內人躲在房間暗自啜泣,而我也只能私下安慰她。
有一次,為了管教小孩的問題,內人被母親責罵,躲回房裡哭,我下班回家,聽完內人的敘述後,便質問母親為何這樣對待內人,母親立刻哭著說:「兒子長大了,翅膀硬了,胳臂都往外彎向著老婆了。」
從此以後,母親只要看到內人,便狠狠瞪她,不和內人說一句話,有時還會趁我和內人不在時,偷偷擰我兒子的大腿,或是大聲叫罵,種種行徑,都讓我和內人難以接受。
其實,婆媳相處原本就是一門學問,媳婦都希望遇到一位好婆婆,而婆婆則希望自己的媳婦能夠聽話,並且順從她,但如果未能盡如人意,夾在中間的兒子(丈夫)實在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