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戶讓地 建仁義巷

 |2009.12.29
2242觀看次
字級

【本報頭屋訊】「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仁義巷」翻版,最近在苗栗縣頭屋鄉偏遠山水社區上演,六名地主讓地三尺供通行,造就一條仁義巷。

明朝吏部尚書郭樸的家人和鄰居爭一牆之地、纏訟多年,家人寫信請為官的郭樸出頭,郭樸只寫了「千里捎書為一牆…」的詩回家,結果是家人讓一牆,鄰居也讓一牆之地,原地因此多空出三尺寬的巷道,取名仁義巷。

現代版仁義巷故事,要從活動中心說起,山水社區專案管理人蘇文玉夫婦表示,山水社區辦理農村再生計畫,社區居民討論、發現涂家八間相連的破陋牛欄、豬欄,整理後可當活動中心,社區代表找到六名地主,他們一口允諾。

社區向水土持局申請補助八十多萬元,雇工整建牛欄、豬欄,其隔間用的古老石板被保留下來,社區居民再一起動手鑿開覆蓋表面的混凝土,石板當外牆,表現社區特色。

蘇文玉說,牛欄、豬欄因改建重新鑑界釘樁,致無路可通,通路上的住戶涂運土、涂黃秀珍為了社區不敢反對施工,涂運土煩惱到睡不好覺,一天大清早遇到地主涂森榮,涂森榮一聽到涂運土的心事,馬上同意第一間讓出三尺的土地供通行。

其他五名地主知道涂森榮要讓地,「不能讓涂森榮一個人損失」,五人也不計較,決定平均分擔三尺土地。

蘇文玉感動地說,多數的地主寸土寸金、緇珠必較,但這六位地主為了社區讓地成路,是仁義巷的翻版。

日前社區活動中心完工,社區民眾搓湯圓、演布袋戲,四炆四炒席開十多桌,氣氛熱鬧滾滾,還合力在社區活動中心前掛起紅燈籠,「現在,整排的紅燈籠在夜空中亮起,美麗又有回家的感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