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落幕 減碳目標明年再談

 |2009.12.20
828觀看次
字級

中、美5國閉門磋商 達成協議 不具法律效力 富國承諾 3年內提供300億美元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經過近兩周的討論,卻未能達成任何具體減排目標。雖然美、中、印、巴西、南非五國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也獲得歐盟國家同意,但數個國家群起反對,使得這項協議無法成為聯合國對抗全球暖化問題的藍圖。

面對這項暫定名為「哥本哈根協議」的草案,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協議,不過,他也表示該協議不具法律約束力,也不足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威脅,但仍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步」。

根據協議,美國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四大開發中國家承諾,試圖把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不高於工業革命前攝氏兩度的範圍。這項承諾遠低於島嶼國家的要求,協議也沒有具體闡述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立刻表示無法接受,因為這樣的標準下,吐瓦魯恐怕將從地圖上消失無蹤。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古巴和尼加拉瓜等國,則抨擊上述協議是在關門會議中討論的不公平結果,根本無法解決暖化問題。

由於任何協議必須獲得一百九十三國全票通過,才能成為聯合國條約,如果有國家反對,只有接受協議的國家才會採行。

對開發中國家來說,比較正面的一項成果是富國承諾:未來三年提供三百億美元的氣候援助、二○二○年起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美國承諾的金額最低,二○一○至一二年提供三十六億美元;相對之下,日本將提供一百一十億美元、歐盟一百零六億美元。

協議包括工業國家應列出減排目標,但有關二○二○年的減排目標將延至明年再討論,協議中將規定明年二月一日為各國公布減排目標的期限,但似乎沒有國家願意超越目前的承諾。

法國總統沙科吉表示,六個月後將在德國波昂舉行下一次氣候會議,觀察會議後各國的動向,並於明年底在墨西哥定案。

歐巴馬也表示,全球需要進一步的磋商,才能產生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條約,他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