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進入最後階段,全球一百三十多國元首十八日積極協商,努力在閉幕前達成改善氣候變遷的協議,希望能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兩度。
代表聯合國主要集團的二十八國領袖,十七日開夜車趕製最後的協議草案,希望提供給元首高峰會斟酌定稿。
各界公認,本屆氣候會議不許失敗,否則地球更接近末日,但失敗的陰影一直濃厚不散,全球排碳大戶中國、美國繼續相互叫陣,先行撇清會議不幸失敗的責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呼籲,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各方應充分展示政治意願,照顧彼此關切事項,尋求有效推進談判進程的道路。
溫家寶指出,目前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量化減排指標,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開發中國家,也提出了減緩行動目標。
儘管已開發國家減排力度不夠,但他們還對發展中國家的減緩行動不滿意,這是毫無道理的。
他強調,中方的減排目標是不容談判的,也是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其他任何國家的減排行動掛鉤,也不管會議取得什麼樣的成果,中國都會毫不動搖實現自己的目標。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發起富裕國家每年合資一千億美元(約台幣三點二兆),協助較窮國家對抗氣候變遷,有人嫌少,喝采者也不少,但美方條件是會議必須遠成包羅廣泛的協議,而美國認可此一協議的前提是,協議要具「透明度」,也就是中國必須接受國際監測其減排。
而美國總統歐巴馬,趁參加氣候高峰會之便,與溫家寶舉行雙邊會談,另外,也將和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協商裁減核子軍備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