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今年預算赤字將增加至GDP的百分之十二點七,不但與原先預估的百分之六相去甚遠,更遠超歐盟要求的百分之三。希臘債務已經達到三千億歐元(約四千四百二十億美元),寫下該國現代史上最高紀錄。
旅遊和海運業是希臘經濟的支柱產業,前者靠外來遊客,後者靠進出口。金融海嘯襲來,全球經濟嚴重衰退,遊客大減,進出口大跌,希臘經濟自然難逃厄運。
希臘的高赤字、高債務,也有其內部的因素。根據希臘媒體援引希臘企業聯合會的估算,希臘全國每年逃漏稅款高達三百億歐元;另一方面,希臘的養老金體系支出龐大,財政負擔沉重。這種不健全的稅制、優渥的退休條件、旅遊業的蕭條,便成了希臘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
希臘國債正不斷增加,且不無破產的疑慮,對歐元未來可能造成破壞性影響,讓歐盟會員國極度緊張。歐盟成員國有人認為,如果讓希臘自生自滅,對歐盟而言仍有不良影響,市場可能會因此對歐元信心動搖,也可能產生骨牌效應。
不過,德國央行的鷹派官員對此則不擔憂。他們認為,就算希臘無法支付債務,歐元也承受得住衝擊。相對地,如果歐盟決定援助希臘,那才會帶來真正的風險,而整個歐元區也將飽受通貨膨脹之苦。
希臘已走在懸崖邊緣,歐盟是否會選擇援助希臘、或者讓希臘獨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面對希臘的經濟危機,歐元區財長與央行行長對此均感到無能為力。事實上,希臘如果真的破產,倒楣的恐怕是整個歐洲,然而,要如何解決希臘的問題,卻又不會拖累歐盟其他國家,這將是對歐元區的一次重大測試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