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巨人 薩繆爾森享壽94歲

 |2009.12.15
64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十三日在麻薩諸塞州貝爾蒙自宅辭世,享壽九十四歲。他的研究成就協助奠定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薩繆爾森一九三五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隨後獲哈佛大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以其對價格、供給和需求,將數學分析應用於經濟學領域的成果而聞名於世。

薩繆爾森堅持,數學為經濟分析之本。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同為諾貝爾獎得主的經濟學家梭羅(Robert Solow)評價,在普通經濟學家仍沉浸在計算或分析簡單經濟學問題時,優秀的經濟學家則提供人們分析事物的工具和思考的方法,在這一點上,沒有人能超越薩繆爾森。

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各個領域,是罕見的淵博學者。一九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二度頒發時,薩繆爾森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美國人。瑞典皇家科學院當時表彰其「在提升經濟理論的科學分析水準上,當代其他經濟學家的貢獻無出其右。」

薩繆爾森協助把MIT建立成世界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中心之一,他過世的消息也由該校發布。MIT校長霍克菲爾德(Susan Hockfield)在聲明中說:「薩繆爾森轉變了他所碰觸的每一種事物,包括其研究領域的理論基礎、全球各地如何教授經濟學、他領導科系的風氣和地位、MIT的投資活動,以及他的同僚和學生的人生。」

作為一個自由派學者,薩繆爾森被認為是新凱恩斯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主張政府應積極有為,曾在一九七○年的《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在傳統的放任經濟環境下,「繁榮總是曇花一現」,但對現代複合經濟來說,財政和貨幣政策則可防止周期性衰退,並確保更多就業機會。

薩繆爾森曾出任過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經濟顧問,並在一九六四年推動著名的減少個人所得稅法案。咸認該法案為美國上世紀七○

年代的經濟繁榮奠定基礎。

薩繆爾森執筆的《經濟學》一九四八年第一版問世以來,已譯成四十多種語言,近半世紀來一直保持每年五萬冊的銷量,全球銷售超過四百萬冊,是全球最暢銷的教科書,對一整個世代的學子影響深遠。他一九九八年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他知道他寫的是本好書,「但沒想到它有如此持久的能量。」他說,他的目標就是讓經濟學變得「可以理解,讓人享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