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導】教育部從二○○二年推行國際教育旅行至今,累計超過四百八十二校次、二萬六千人次學生赴海外旅行,其中以赴日為大宗,去年底出訪日本的中山女高學生說,教育旅行一周對日本文化更加了解。
教育部昨天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二○○九年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旅行成果發表會」,並邀日本高中師生一百零九人交流「體驗台灣」。
教育部長吳清基致詞表示,他擔任台北市教育局長以來,就鼓勵學生從小節約儲蓄,高中至國外遊學增廣見聞;他同時化身導遊,推薦故宮、台北101、花東、日月潭、太魯閣等台灣必遊景點,鼓勵學生實踐「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的道理。
中山女高三名高三生張羽喬、諶映庭、嚴琳,去年十二月至大阪住吉高中參訪,一行人七十多人,一個人寄宿一家庭,體驗大不同。張羽喬說,她的寄宿家庭開日本料理店,「每天早、晚餐都超豐盛」,諶映庭說,「Home媽親手做的玉子燒好好吃,她還說終於有人稱讚她的廚藝。」
大安高工綜合高中電機科吳易,今年五月前往大阪淀川高工參訪,參與設計鑰匙實做課程,「透過雷射鋼板,一轉眼就形塑出一把鑰匙,這把鑰匙也帶回台保留紀念,還去泡麵博物館做泡麵」,對日本人有禮、守秩序印象深。
兩度率領上百高中職學生前往日本的新竹曙光高中老師徐芝玲表示,大多數學生訪日最衝擊的經驗,就是在大澡堂和上百名日本人「裸裎相見」,讓不少台灣高中生感到很害羞,她也鼓勵學生體驗當地生活,不只走馬看花。
徐芝玲說,教育旅行為期六天五夜,學生需負擔約台幣三萬元,經濟弱勢學生可申請由教育部補助一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