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至今年六月止,共有一百三十八國已廢除死刑法律、或逾十年未執行死刑;台灣已四年未執行死刑,法務部長王清峰日前更宣布,民國一百年將檢討廢除死刑。配合兩項國際人權公約補正通過及世界人權日,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昨天提案廢除死刑,預計立法院將修二十餘條法律。
法務部次長蔡茂盛表示,廢除死刑問題已組專門小組研究中。但國民黨立委吳清池堅決反對廢除死刑,若法務部提案修法將反對到底。
吳清池說,他認為保護人權應是雙向觀念,被害人與家屬的人權也應該受到保護,否則被害人的痛苦誰來補償?
蔡茂盛表示,他尚未親自聽到王清峰的指示,是否廢除死刑法務部也沒有明確答案。但目前死刑定讞案件,被告都有殺死被害人,他認為,死刑確實有威嚇作用。
蔡茂盛說,法務部每年都有做民意調查,大多數民眾仍不贊成直接廢除死刑,但若有配套措施,譬如採終身監禁等做法,就約有百分之五十的民眾贊成廢死刑。
法務部長王清峰日前表示,台灣目前有四十三名死刑犯,為達成逐步廢除死刑的目標,已成立研究推動小組,希望台灣能與國際人權接軌,落實人權的保障。
事實上,從前任法務部長施茂林開始,就沒有批准任何死刑執行令,有如「技術性」暫緩死刑;到王清峰上任後,她也表達反對死刑的個人立場。因此,國內已經四年沒有死刑犯被槍決。也有最高法院法官私下表示,法官本來就不喜歡判處死刑,通常都要經過更審好幾次,非不得已才會作出死刑定讞判決。
死刑廢不廢除還有爭議,也牽涉修法的問題,等待槍決的死刑犯只能繼續待在監獄裡,形成被判死刑定讞,實際卻拖延未執行槍決的矛盾現象,死刑犯也飽受「不知還有沒有明天」的痛苦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