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陳彥云自利利他 回收處不屯貨 積點數換贈品
【本報台北訊】大學企管畢業、六十六年次的陳彥云,她的工作是一般人視為環境髒亂的資源回收業,目前她的家族全心投入,回收處不僅不髒亂還有喝茶廳,她首先創立會員制的資源回收制度,目前共有二千五百名會員,全天候幫她創立的「苗栗資源回收公司」收集可回收資源,其中不乏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媽。
出社會後在苗栗縣衛生局當行政約聘人員,讓她了解資源回收對環保的重要性。她自問:「何不從事一種可以做公益的事業?」於是成立了資源回收處。
資源回收業競爭很激烈,如何吸引兩千多位會員幫忙?陳彥云說,「不屯貨」讓回收場內能維持清潔、乾淨,公司內還闢出一個角落,提供茶點,讓送資源到回收場變賣的阿公、阿媽休息、聊天,另外還設計積點卡,讓會員累積點數換汽水、醬油等日用品,建立信任感與向心力。
陳彥云說,久了之後,會員都習慣將資源回收物送給她處理,苗栗資源回收公司有了穩定的「貨源」,也就有穩定的獲利,加上靈活的訂價提高現金週轉率,雖然創業僅約一年,但業績持續成長。
陳彥云也是勞委會微型創業楷模代表。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很肯定,指這些創業人都具有堅毅、熱愛這塊土地的特質,在不景氣時創業,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對穩定就業市場助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