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修禪定,喜出家寂靜。正念正覺者,天人所敬愛。」
———《法句經》
此偈頌是佛陀在天上為母說法後,回到人間時,為舍利弗及眾弟子所說的。
印度有個叫僧伽施(Sankasya)的地方,是佛教八大聖地之一。佛陀曾為往生忉利天的母親摩耶夫人,到天上說法三個月,過後回到人間時便降臨在僧伽施。世尊以其神通力,自由進出天上與人間,而僧伽施之地則具有連接天界與人間的象徵意義。佛陀則因往返於天上人間,為母說法,而被視為實踐世間與出世間孝道的聖者,如今,前來僧伽施的訪客絡繹不絕。
相傳佛陀在忉利天的三個月期間,人間流傳了許多佛陀逸事。據說,懷念佛陀的國王,用栴檀香木雕刻了佛陀相貌,為佛像之始;蓮華色比丘尼,為了比別人搶先一步迎接從天上歸來的佛陀,而飛向空中迎接佛陀。
須菩提尊者在靈鷲山時,得知佛陀從虛空而降,原本打算出去迎接,但就在起身的那一刻,他卻領悟到諸法空相的道理,於是便不執著於來去變化的現象,而端坐著,在內心迎接佛陀歸來。與大顯神通、飛向空中迎接佛陀的蓮華色比丘尼相比,佛陀更讚賞須菩提尊者,稱許他為最先迎接如來的弟子。
佛陀在天上逗留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曾為了拜見佛陀而到天上請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則一邊在僧伽施結夏安居,一邊接受尚在天界的佛陀教導,與大眾一起迎接佛陀。
這是一場盛大的饗宴,結合了佛陀與眾弟子的參與,而地點則是超越我們常識、連接天上與人間的四度空間。佛陀沒有忘記人間,而再次從天上降臨,眾人對此皆感到無比歡喜。佛陀被眾天王與眾弟子環繞,身上散發神聖的慈悲光明,遍布整座僧伽施市。看見這種盛大輝煌的場面,舍利弗尊者深受鼓舞,於是讚嘆佛陀是人、天惟一導師。
「智者修禪定,喜出家寂靜。正念正覺者,天人所敬愛。」再讀一遍此偈頌,就會發現佛陀很有自信,並十分歡喜地描述自己的境界。這首充滿喜悅的偈頌,表達出佛陀的世界已無區分人間與天上,就連天人也敬愛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