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國科會委由國研院高速網路計算中心和經濟部水利署等單位建立「台灣流域水情測預報平台」,這套平台技術以淡水河流域為應用實例,可有效預測降雨三小時後各河段水位高度、掌握即時河況,提升防災決策效率。
「只要將氣象局的降雨量資料輸入,就能立刻運算出結果。」水利署退休工程師洪銘堅表示,透過這套系統分析去年九月辛樂克颱風侵襲時的淡水河流域水情狀況後,發現只要上游地區的降雨量準確率達百分之四十以上,中下游河段水位估測的誤差就會小於百分之十,相當精確。
高速網路計算中心副主任蔡惠峰表示,這套平台系統的基礎是水利署既有的河川水位演算作業平台,採用多模式架構,具有逕流、水位和潮水暴漲模擬預測的功能;特別是能在三小時前知悉河水上漲態勢,可為民眾撤離或防救災工作爭取黃金時間,希望未來能投入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