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下月即將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變遷大會,各國重要領導人都會出席,但是一個來自中國重慶的十五歲女孩,屆時也將共同與會。
四川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高一女學生王垚,將代表青少年在論壇上發言,「你看我的名字就很環保!」王垚笑說。個子不高的她,說起環保卻頭頭是道,今年四月,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舉辦「綠色校園」活動,招募全中國青少年,提出打造環保生活的構想。
「我們身邊有關環保的事情太多了。」王垚說,有一次在教室裡,看到同學打開冷氣吹乾頭髮,於是決定從蒐集教室中的環保問題,看看有那些東西會排放二氧化碳。
王垚和四位同學一起開始這項研究,他們將關注焦點放在校園的節能措施上,調查影印、空調、電燈、飲水機、紙張的使用情況。
「算下來,教室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五十四萬公斤,而一棵樹一天可以吸收十六公斤二氧化碳,那麼要吸收完全校五十四個教室一年的二氧化碳(不包含人類呼吸),一棵樹要花上近九十三年!」面對這個驚人數字,王垚決定先從身邊做起,打造「綠色教室」。
她號召同學將仙人掌帶進教室,還放置收集廢電池的盒子,又製作海報、在校園內展示資料,發起減排連署,讓同學們簽名。在她和環保小組的影響下,班上同學在天氣最熱時,也主動將空調溫度從十八度調到二十六度。
王垚團隊的環保方案獲得西南地區第一名,由於表現突出,在全國參賽的四千五百多名孩子中,王垚收到一份特別的獎勵—英領館文化教育處邀請她參加哥本哈根青少年氣候論壇,全程將用英語發言,提出對環保的建議。
雖然即將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但王垚希望自己的行為,若能減少一克的二氧化碳,都會對地球有意義。英領館文化教育處表示,「綠色教室」構想雖然都是很小的細節,但貼近生活,實用又利於推廣,王垚對環保確有其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