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輕艇過程如何?台北體院畢業,專長輕艇水球的 MICKY 說,輕艇以練肌耐力、爆發力為主,「因為場地問題,通常在碧潭或大佳河濱公園練習,離學校有些距離,所以要很早起來練,早點結束,才能來得及回校上課。」
MICKY說,輕艇除了水球競技,還有「競速」、「激流標桿」兩種比賽。
一九三六年奧運就有的輕艇競速比賽,可說是輕艇運動最大的盛事,比賽在二百、五百、一千公尺的直線航道上進行,以時間最少者為優勝。
另外,輕艇激流標桿是輕艇運動中最刺激、很富挑戰性的一項賽事。選手除了在激流上與水流搏鬥外,也需精確地依序通過架在河流上的每一道標桿,因此 增添了困難度;目前在國內泛舟的聖地│花蓮秀姑巒溪,每年也都配合觀光局所舉辦的國際泛舟大賽進行輕艇激流標桿比賽。
「接觸艇球,感覺很不一樣,雖然跟游泳一樣都在水上,卻是截然不同的運動,很多東西都要學,控船也不是容易的事,徒手翻船也很難,有很多技巧的東西要學,但是真的很有趣。」學生陳柔涵說
另一位同學曾冠翔說,「我覺得輕艇是個蠻好的運動,在手臂運動的過程中,還必須兼顧到船身的平衡。」
何盈賢說,原本對於輕艇很陌生,從來沒聽過,後來才發現獨木舟就是輕艇的前身,因為科技的發達,船身的造型及建材日益精進,所以衍生出輕艇。
他說,第一次看到覺得很新奇,「輕艇其實不簡單,操控船槳時,常發生船莫名奇妙的轉向,後來才知,是因為划槳時一直看槳的位置,忽略了船身的平衡以及操控的方向,真正嘗試過才發現很費力氣,對我而言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