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想抄經為年高的父母祈福,有人說要抄四十九遍才圓滿,也有人說要一百零八遍才圓滿,請問究竟哪一種說法是對的?如果無法一次抄完一部經,請問要怎麼回向?
福報禪師答:有個真實事件,說某信仰虔誠的老人家犯腳疾,兒子在她開刀前夕安撫擔心疼痛她說:「只要念《大悲咒》,觀世音菩薩就會保佑妳不痛。」
隔天等老人家進了手術室,兒子才想到前一天太緊張,忘了母親並不會默記《大悲咒》。擔心半天,母親終於被推出手術室,兒子趕緊趨前,只見母親臉上一片安祥,毫無害怕疼痛之貌,她高興的對兒子說 :「你教我的那招太有效了,開刀時我念了《大悲咒》,真的都不怕也不痛呢!」兒子納悶母親是如何在一夜之間學會默誦《大悲咒》,就問:「您真的會誦《大悲咒》?」母親說:「很簡單啊,我一直念『大悲咒、大悲咒、大悲咒……』。」
可見修持上的功課,除了重量,更要重質,《法華經》裡有個「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譬喻,講的也是一念心誠、心誠則靈。次數多少不拘,四十九遍雖不比一百零八遍多,但也不是一百零八遍就功德圓滿了,有時間、有能力,就多抄一些經典,並無次數的限定。經文長,分次抄,每次都可回向,也可全部抄完再一起回向,隨個人意願。回向的意義,是從小我到大我,您的心量能多大、多清淨,功德就有多大。
抄經得到的定慧功德是自他兩利,受者得到的利益是來自抄經者誠心的祈願,再加上佛、菩薩的加被,才能心開意解,福慧增長。
佛光山為籌建供奉佛牙舍利的佛陀紀念館,發起「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心經》的經文短,若用心抄,即使一百零八遍,也很快可圓滿,抄好的《心經》將來會奉納入佛陀紀念館的佛陀法身裡頭,你可趁此機會為父母抄寫祈福,如果父母願意共襄盛舉更好。詳情可向佛光山各地道場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