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一群雕刻技工擠在廣州一間髒亂的屋子中,忙著對象牙精雕細刻,加工成各種精美藝品。中國歷代帝王皆對牙雕作品賞識有加,正是這種愛好,加速了非洲與亞洲象的滅亡。
一九八九年,國際間始擬定禁止象牙貿易的國際法規。如今,伴隨中國經濟崛起,似乎永遠不饜足的新貴階層熱中於以名貴物品彰顯身價,再度刺激中國對非洲象牙的需求。
在非洲偏遠地區,如在肯亞的東察沃區,長頸鹿懶洋洋地走在中國勞工剛剛鋪建的路面上;蘇丹境內尼羅河兩岸的市鎮上,中國商販公開收購象牙—這是在當地愈見鮮明的「中國印象」。
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監督機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組織」(CITES)二○○七年報告,中國是「非法象牙貿易最大宗的目的地國家」。環境調查組織人士指出,「在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對象牙製品有需求,那也是極可觀的數量。」
CITES表示,長期居住在非洲的華人有愈來愈多參與象牙交易的趨勢,最近逮捕的較低階象牙交易罪犯中,中國人占了相當大比例。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負責人波拉
‧卡胡波表示,非法獵象活動逐年上升。二○○七年,肯亞境內有四十五頭大象被殺,二○○八年增加到九十八頭,今年上半年,數字上升到一百多頭。卡胡波說,中國人低價在非洲收購象牙,再運往中國謀取暴利。
CITES為阻止非法活動,採取頗具爭議的舉措:允許中國去年合法進口六十二噸象牙。
中國媒體稱,去年從非洲四國一次進口其政府庫存象牙原料,適足解決中國象牙雕刻傳統工藝面臨的原料緊缺問題。
中國政府年初公布象牙及製品管理通知,規定中國每年象牙原料消耗總量控制在五噸以內,並將非洲象核準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雖然大多數國家都執行象牙貿易禁令,但中國與日本近幾年卻一直允許從部分非洲國家進口非偷獵的象牙,這些國家以此為野生物保護工作籌集資金。CITES高級執法官員約翰
‧塞拉爾說,「如果可以通過合法管道滿足象牙需求,應該能遏阻犯罪分子。」動物保護人士可不做如此想,英國一動物保護組織負責人羅比‧馬斯蘭批評,他說這種做法事實上將導致中國對象牙的需求大增,並讓非法象牙混入合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