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南部先後傳出戴奧辛鴨和稻田鉻汙染等重大環境衛生問題,汙染源煉鋼爐碴和集塵灰的管制問題也浮上檯面;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將與環保署共同研擬修改法規,全面禁止用爐碴做為填地工程的替代材料,以杜絕不定時的「戴奧辛炸彈」或重金屬汙染。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表示,已要求各地方環保局在二十七日以前,清查轄區內是否有新增的非法爐碴棄置場址;十二月六日以前,地方環保局則要對已列管的場址進行普查,了解場址周邊是否有農牧用地的情形,並厲行爐碴和集塵灰的分離處理、加強流向追蹤管理。
杜紫軍指出,工業局和環保署今年四月才修改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法規,嚴禁爐碴做為農業用地和水源地的工程填地材料;如今爐碴頻生環境汙染爭議,將研議進一步修法,禁絕爐碴與土壤接觸,任何地區都不得將爐碴做為舖路或填地之用。
爐碴汙染也引發廢棄爐碴流向管制漏洞的疑慮,立委黃淑英甚至指責環署官員「麻木不仁」,從二○○五年彰化戴奧辛鴨蛋案事件,到現在的大寮戴奧辛鴨、後璧鄉毒稻田,環保署官員只會推託責任給地方政府,或是民眾要求送驗時才「送一驗一」,顯見未盡稽察職責。
立委侯彩鳳也說,南部兩所大學已發現一種「門多薩甲單胞菌」會分解戴奧辛,但向政府申請研究室進一步研究時,政府卻不理不睬,讓戴奧辛一直危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