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稻田鉻汙染 稻作銷毀

高堂堯 |2009.11.17
201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繼上周高雄縣大坪頂傳出戴奧辛毒鴨事件,台南後壁稻田土壤也驗出重金屬「鉻」含量超標,禍首疑為緊鄰田地的煉鋼爐碴和集塵灰回收處理場;環保署土汙基金會執秘蔡鴻德昨天表示,已將田地內的一千二百八十公斤稻作完全剷除暫存,預計在周五銷毀,「有問題的米,絕不會流入市面」。

「八八」風災過後,後壁鄉「超翔科技有限公司」場址附近農地所種植的水稻,有焦黑枯死的情形,農民質疑是廠區內堆放的爐碴隨水流漫出、汙染田地,上月向環保單位檢舉。

台南縣環保局在超翔場址附近農地的八個不同定點、共四百一十公頃,採集土壤樣品化驗,發現其中一組驗出六百九十二mg/kg的鉻濃度,為土壤汙染標準兩百五十mg/kg的一點五倍多,另一組則含超量的砷(三十七點九mg/kg)。

如果人體吸收過多的鉻,除了引起痛風,也容易導致罹癌或內臟病變,台南縣環保局為求慎重,將抽檢範圍內稻作全部搶割、準備銷毀,縣政府並以業者在農地違法設廠告發三十萬元移送法辦,要求移除爐碴,並將擴大檢測範圍為廠外兩百公尺,預計兩周內完成。

對於爐碴成為食物汙染源,朝野立委群起抨擊環保署瀆職,要求環保署全面檢測爐碴處理廠及附近菜園、農地、養殖場,並以較嚴格的標準檢測。

立委黃淑英指出,土壤汙染管制標準以強酸王水檢測樣本,可溶出較多重金屬;廢棄物管制標準則以弱酸醋酸檢測樣本,溶出較少重金屬,南縣環保局未在第一時間檢測出後壁鉻汙染,就是用較寬鬆的廢棄物管制標準檢測所致。

由於目前南縣環保局僅知道後壁農地遭鉻、砷汙染,至於稻米是否受到汙染,還需進一步檢驗,因此立委非常關切鉻米到底有沒有毒。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依據調查與實驗,即便稻田遭鉻汙染,也只會影響稻株根部,但鉻不會由根部吸收跑到米粒中,因此吃的米沒有問題。

對於陳武雄說法,立委存有疑問,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補充,土壤中的重金屬鉻不易被農作物吸收,所以在稻穀中的殘留量相當低,而且土壤中的鉻如果超量,將使農作物停止生長,因此鉻進入食物鏈的機率甚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