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明集】新詞、舊詞

楊昌年 |2009.11.13
1155觀看次
字級

芝翁(高拜石)先生著《古春風樓瑣記》,共十二集,每集約有二、三十篇。記清末民初人事。非僅如稗官具有佐證,還原史事真相的價值;同時由於先生古典學養之精深,在流暢的筆觸中,還保留了極多的舊詞。

部分是我還能了解的:抽樣如:媒孽(中傷)、歧嶷(ㄑㄧˊ ㄋㄧˋ幼慧)、窀穸(ㄓㄨㄣ ㄒㄧˋ墓穴)、葭莩(ㄐㄧㄚ ㄈㄨˊ關係疏遠 )、荼毗(ㄊㄨˊ ㄆㄧˊ火葬)、贐(ㄐㄧㄣˋ贈以財物)、司閽(ㄏㄨㄣ門房)、解組(去官)、熸(ㄐㄧㄢ火滅,師熸指軍敗)、歸櫬(ㄔㄣˋ移靈)、謦咳(ㄑㄧㄥˇ音貌)。部分已是我所陌生的,抽樣如:筮仕(出仕先占吉凶,入官也)、晚蓋(以後善掩前惡,自新也)、嗢噱(ㄨㄚˋ ㄐㄩㄝˊ大笑)、怛化(ㄉㄚˊ死亡)、枉骫(ㄨㄟˇ枉曲)、充牣(ㄖㄣˋ盈滿)、跅弛(ㄊㄨㄛˋˋ放蕩)。

而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新詞已紛紛出現,有以兩詞合併為一的:如調適(調整適當)、龐沛(龐大沛然);有現代名詞:如頻率、線路、異次元、文本(本文)、反諷、弔詭等。新詞創建最為卓犖者,是台大中文系的樂蘅軍教授。她所致力的古典小說研究立論精當,而文辭又復典雅瑰麗。文本閱讀新詞屢見,抽樣如墮失、塑模、淪浹、磊嶔、譎異、裸赤、宰治、奇警、典重、咳吐、生糙、極化……當我初讀時也不免陌生,在尊重新詞的原則下,我把它們錄在卡片上、放在案頭,時常去看,看久了漸漸也就能使用了。

現代文學用詞的定則,應是新詞創建、古典承祧、域外移植三線並重。一時代有一時代的語言,所以合理的新詞創建使用已是應行當行。三線之中,域外移植(如幽默Humor之類的詞)迄今使用不多,尚待發展。而在古典舊詞承襲使用一環而言,許多都已在時代進展中漸因少用而陌生而棄用了,或許艱深的難免淘汰,但一般恰當而精警的,筆者覺得棄之可惜。

除卻贊成、鼓勵創作使用新詞,增加域外移植以外,真想把《古春風樓瑣記》爬梳一番,拈出可用的舊詞,提醒現代國人注意賡繼使用。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