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十月失業率達到百分之十點二,創下二十六年來最高峰,並在支持政府增加支出、以刺激經濟的民主黨,與主張減稅的共和黨之間,引發政治衝突。
總統歐巴馬宣稱政府正研究各種措施,包括增加修建道路、橋梁的開支與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益,以減少失業人數。眾院民主黨團主席拉森提議,對股票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課稅,以籌款推動公共工程計畫。
共和黨則宣稱,失業率提高,證明今年二月在眾院全體共和黨員反對下通過的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振興計畫,並未發揮效用,顯示減稅才是正道。
共和黨籍參議員安齊說:「政府出錢紓困和龐大的新健保開支計畫,說來好聽,也是高明的政治手法,卻不是負責的政策。」
歐巴馬今年一月上台以來,美國流失將近三百五十萬個工作,失業率也從百分之七點六飆升至百分之十。
美國想要全時工作,可是只能找到兼職、或已放棄求職希望的人,占工作人力的百分之十七點五,創下歷來最高峰。而還不死心的人,平均得花二十六點九星期才能找到新工作。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普萊摩說,面對高達一點四兆美元的預算赤字,要推動新的刺激計畫可能引起關切。而在眾院即將對健保改革方案進行表決之際,共和黨陣營也宣稱,失業數字顯示這種立法應暫時擱置,以集中全力扭轉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