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佛光山的搖籃】{5}佛光山在宜蘭創下的第一

心醇 |2009.11.04
1469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為了接引青年學佛,以現代歌曲為橋梁,親自寫詞,請人譜曲,一九五四年成立佛教界第一支佛教青年歌詠隊。圖/佛光山宗史館提供


青年歌詠隊

一九五三年星雲大師到民風保守的宜蘭弘法,為了接引青年學佛,以現代歌曲為橋梁,親自寫詞,請人譜曲。一九五四年成立佛教界第一支佛教青年歌詠隊,延聘老師教唱,到各地高展歌喉,並在每次佛學講座之中安排佛教梵唄、佛教歌曲的獻唱,透過輕快悠揚的樂聲,詮釋佛教深奧幽玄的法義。

從此,佛教歌曲在電台響起,在鄉間田野、軍中、學校、社團傳唱,吸引愈來愈多的人因佛教音聲而走入佛門。

  四、五十年後,世界各地的佛光合唱團、人間音緣音樂會,延續宜蘭青年歌詠隊的熱忱,從歌聲中展現對佛法的感動,帶動佛教音樂蓬勃發展。

佛教聖歌集

大師有感於音樂在弘法度眾上佔有極重要的價值,除組織佛教青年歌詠隊,並與煮雲法師、台中李炳南等作詞,名音樂家楊勇溥譜曲,以因應當時歌詠隊之需要,作為度眾之媒介。

一九五四年十月,宜蘭念佛會曾油印成《佛教歌集》,一九五六年,隊員重新整理增寫,由佛光文化服務處油印發行,名為《佛教聖歌集》,為首本佛教聖歌本。一九八○年,再次搜集增補出版,將佛教歌曲推展出去,以應廣大佛教徒之需。

佛教第一張唱片

一九五七年八月,由宜蘭和台北歌詠隊在美國新聞處錄音,灌製佛教首套聖歌唱片六張,大小為十吋,內容包括讚偈及佛教聖歌等二十首,這在當時是一種突破傳統的弘法方式,是劃時代的創舉。唱片尚未出版,已造成轟動,台灣各地爭著預約,海內外訂單飛來,造成佛教史上空前的轟動,更於電台播放。

日後,佛光山更有佛教音樂的錄音帶、錄影帶陸續出版,也發行梵唄的CD與VCD,讓佛教音樂的現代化更上一層樓。

一九九二年,佛光山叢林學院二百多名學生,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參加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梵音海潮音」的演出,大師首次將佛教的梵樂,帶入國家音樂殿堂,造成極大的震撼與回響,給了佛教音樂新的時代定位。(心醇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