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中)五十幾年前於宜蘭念佛會主持「彌陀佛七」法會,更開創振興佛教的機緣。圖/佛光山宗史館提供
一、弘法布教:
開創周六念佛共修風氣
星雲大師組織宜蘭念佛會,為雷音寺第一個附屬單位。佛光山開山後,全球各別分院沿襲此念佛風氣,每周六舉辦念佛共修會。
當時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念佛會有來自各里的「班長」,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除了念佛之外,並引導信徒識字讀經,從講經說法及唱誦中,增進信徒的信心及正知正見。
幻燈片弘法
大師往來於羅東、蘇澳、頭城,及台北、虎尾等地巡迴弘法,推動多項布教、學術、公益活動,以親切易懂之方式,將佛法帶入各鄉鎮,並發起環島布教,宣傳影印大藏經。
一九五三年大師首創利用幻燈機、板書布教,以現代化科技產品應用於弘法,推行人間佛教理念,為蘭陽地區的佛教界注入一股新力量,成為佛教現代化之先驅。
大師講經說法,從黑板到電台,從幻燈機到投影機,從電視到電影,從音樂到舞蹈,乃至在開大座講經時,精心設計獻供儀式,穿插各種佛教藝術節目,讓大眾聆聽大師法音之餘,亦可感受到佛教音樂藝術之美。
一連二十天《普門品》講經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星雲大師應李決和居士等人之邀,至宜蘭雷音寺講說《普門品》,連講二十天。為增加大眾對佛法的興趣,大師每天講經的最後,都會講一段「玉琳國師」的故事。年輕人非常喜歡聽,講完後,大師總會說「欲知後事如何,請聽明天分解。」就這樣,講經一天比一天熱烈,聽經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轟動宜蘭,開創復興佛教的新機運。(心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