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圓明園十一月將派專家赴海外各國,追蹤考察散落在國外的圓明園文物,一年內將公布調查結果。
圓明園首次赴海外尋找流失文物,將分為美國行、歐洲行、亞洲行三部分。
這個尋訪歷史文物過程,在海外尋寶前期準備工作中,美國杜克大學已同意將七張攝於一九一八年左右的圓明園老照片,授權圓明園管理處使用,並將高清晰的拷貝版傳至圓明園。
這七張首次公開的照片,主要拍攝圓明園的西洋樓景區,包括擺放十二生肖銅首的海晏堂等,照片中的很多石雕現已不見蹤影。
促成這批照片「回家」的是位華裔、圓明園顧問侯帆星,之前他得知美國杜克大學藏有多幅圓明園遭焚毀後的照片,遂與校方聯繫,商討提供照片給園明園管理處,很快就獲應允。
這批老照片有助於圓明園西洋樓石雕的歸位。
圓明園管理處日前啟動「尋找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動」,月底「尋寶團」將前往第一站美國,搜尋圓明園文物資料。在美國將陸續前往華盛頓、紐約和波士頓等地的十多家機構。
為何首站選美國、而不是一般認為流失文物更多的英、法等國,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傑表示,這次最主要的目的是摸清圓明園海外文物的家底,這需要一些實物,更依賴於歷史資料紀錄。
從前期準備工作來看,美國收藏的圓明園文獻和照片比較多,部分機構收藏大量圓明園被毀後不同時期的老照片,數量超過一百張,其中大部分從未對外公布過。
多國的博物館皆表示願意合作,其中藏有不少珍貴中國文物的英國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日本靜岡縣MOA美術館等,都表示如果中方有要求,會對「尋寶團」提供協助。
當中收藏圓明園文物最多的法國楓丹白露宮則表示,願意接受外界監督,但有關資料需等進一步收集後,才能回應尋寶團相關提問。楓丹白露宮收藏圓明園的文物逾一千件,但展出只有兩百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