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嚴重心臟病患者,除了手術治療,有時只能等待換心,但美國麻州總醫院心臟研究團隊從動物實驗證實,未來將可透過胚胎幹細胞,修補心臟缺損的組織。
陽明大學昨邀請美國麻州總醫院心臟研究中心主任Kenneth Chien,演講「如何做一個心臟」,從胚胎幹細胞的發展,談如何運用在治療心臟病患者。
Kenneth Chien表示,研究團隊發現,在動物實驗小鼠胚胎發育過程中,找到心臟的前驅細胞,再從細胞基因標記,追蹤幹細胞分化,之後將胚胎幹細胞種在薄膜上,還可看見長出來的心肌細胞,會在薄膜上跳動,一窺人類心臟功能的奇妙。
陽明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光申說,不久也可在人類胚胎幹細胞找到早期心臟幹細胞,甚至從皮膚細胞裡,導入四個基因來製造iPS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修補心臟組織。
Kenneth Chien指出,未來像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肌梗塞受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可運用幹細胞技術,長出的心臟細胞來修補,「最快五年內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