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母親曾經告訴過我:「如果心裡害怕的時候,只要一直念、一直念觀世音菩薩,祂就會保護你。」剛進學院時,上課和清潔輪組工作有衝突,我心裡想,如果同學真的有需要,只要跟我開口,我就答應。
但「說時似悟,對境生迷」,真的忙起來的時候,很多事情會當作沒看見,常常忽略周圍的人事物,我覺得這樣很可惜,因為生命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把當下這一步走好,未來才會走得更踏實。
記得滿紀老師說過,「癡」最讓人不易察覺,所以要多關照自己是否無明。有善知識提醒很重要,有句話說「聞過則喜」,聽到別人說我們的過錯時,我們要很開心,因為別人肯說,我們才能改進,所以把這句話時時放在心裡,可以減少無明。
有時我覺得,光有慈悲不行,若沒有智慧輔佐,很容易變成濫好人,不但路走偏了,甚至會被人利用,所以悲智雙運很重要。
有一天拜佛時,發現很多人也在拜,覺得觀世音菩薩確實很了不起,千處祈求千處應;如果可以自己解決,就不要去麻煩祂,不然祂一定很忙。當下發願,我要當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
學院院訓,是要我們學習四大菩薩的精神,做個完美的人,不管是慈悲、智慧或是願力,都要落實去行動,否則就只是空談。